在南京这座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城市,零售业正上演着一场精彩绝伦的“变形记”。从传统的商业模式到如今的创新升级,仿佛一场魔法秀,让购物不再只是简单的“买买买”,而是一场沉浸式的体验之旅。锦创书城钟山店、瑞金里REPARK、德基广场,这三个地方就像是零售界的“三剑客”,各怀绝技,各领风骚。它们用独特的创意和贴心的服务,重新定义了购物的意义,也让我们看到了南京零售业的无限可能。
锦创书城钟山店:老厂房里长出会呼吸的“文化森林”
“看,阳光在玻璃上跳格子!”一个周末,7岁的朵朵拽着妈妈冲向被网友称为拥有“南京最美彩虹书墙”的锦创书城钟山店。锦创书城钟山店位于紫金山南麓的锦创·友谊创意产业园内,一座曾经的熊猫汉达老厂房,摇身一变成为集商业、文化和旅游于一体,总面积60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商业空间。锦创书城钟山店正以“书”为媒,激活城市文化消费新动能。
打造阅读新场景
“我期望,锦创书城能成为孩子们一整天都流连忘返的知识乐园。这里不仅是孩子们探索广阔星空、开启智慧的摇篮,更是居民们享受生活美学、体验多元业态的理想场所。同时,它也是年轻人聚会、分享与传播文化的‘永恒之地’。对于旅途中的旅客,这里更是一个可以随时歇脚的温馨驿站。”锦创书城钟山店总设计师吴晓旭曾这样描绘他的愿景。
事实也的确如此,有读者感叹:“在这里,我找到了比手机更有趣的平行宇宙。”
锦创书城钟山店以“自然和可持续生长”为主题,融合了极为丰富的阅读场景、多种自然科普空间和艺术展陈空间、自然花园、文创和市集、小剧场、咖啡轻食、儿童专属绘本区、活动讲堂、机器人竞技等跨界业态,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综合体。设计团队巧妙地利用项目所处区域的特色,结合周边消费群体的需求,创新外立面、内部动线和商品展陈等消费场景设计,打造出一个充满启发和灵感的空间。
值得一提的是,锦创书城钟山店充分利用采光特点,通过多色系玻璃幕墙设置,结合自然光烘托,多彩光影交相呼应,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彩虹般的书城外立面场景。这种设计不仅美观,还象征着“彩虹为媒,钟山新启”,为书城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。
内部空间设计更是别出心裁,拆掉所有隔断墙,让光成为“空间设计师”。20米高的木制结构构筑成“木穹引光”,双坡折线形书架以45度角向空间中心交错延伸,取法《营造法式》中的木构智慧,网格穹顶形成光的甬道,犹如《易经》“仰则观象于天”的观测台,提升了空间美感的同时,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充满自然光的阅读环境。
书架层板则以“蜂巢模块”为单元,3000余册书籍按分类嵌入方形格口,远观如山岩伫立,近触可感书海浩瀚,形成极具张力的几何峡谷。在此基础上链接的漫坡楼梯,让读者在通往二楼间感受“卷帙天阶”的魅力,拾级而上如同翻阅城市文化年轮。此外,书城各个角落还设置了“阅读洞穴”,读者可以蜷坐于弧形凹室,透过书架缝隙窥见穿梭的人影与错落的植物,在虚实交织中体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。
“书城+”差异化发展
区别于其他两家锦创书城店,钟山店进一步聚焦“书城+”模式,围绕生态美学、生活美学、文化美学等行业,打造一个有内容、有温度、有吸引力的书城。
书城聚焦自然和可持续生长两大主题,打造“可漫步的生态系统”,融合植物花园、植物多样性展陈、爬行动物馆、萌宠馆等,给读者带来更为广阔的知识体验,提升了读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。
“上周我摘了片罗勒叶放进拿铁,那叫一个提神!”读者小林笑着展示着手机里的“植物采摘记录”。在书城的咖啡轻食区,创造性地引入可食植物,读者可以不经意间采摘一片叶子,放入特调咖啡,品尝自然的芳香,感受舌尖上的美味。
最重要的是,书城聚焦文化美学,选书达6万余册,按照各个品类分类陈列,使书架成为自然知识地形图。相较传统书店的平面化布局,锦创书城钟山店以多维度、多层次的自然语序在空间结构上展开知识体系,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和多元的阅读体验。
在竞争激烈的消费市场环境下,锦创书城不断优化图书选品,形成自身独特的选品风格,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。同时,结合商业和旅游,线上线下融合发展,释放城市的文化魅力。
“叶兆言老师的《南京传》又补货了!”书城专门设置了南京主题专柜,涵盖了叶兆言、薛冰等多位南京作家的书籍,通过书籍讲好南京故事、发扬莫愁文化。同时,书城通过“书”的媒介,引入科技应用、网红餐饮、沉浸体验等业态,营造“第三空间”社交价值,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,增强业态间赋能效应。
此外,以活动吸聚人流,书城还举办文化主题活动展陈等,并为大众提供更为全面和贴心的服务,打造兼具“好看的皮囊”与“有趣的灵魂”的消费空间,充分发挥世界文学之都的资源优势,营造“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氛围”,促进消费升级扩容。
锦创书城钟山店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,将以文化场景和生活方式吸引那些开拓进取、充满活力和富有创造力的创业者。“其无比的亲切性和对市民各阶层的开放性,将极大赋能城市、赋能产业和赋能生活。”
瑞金里REPARK:老城生活新脉动
南京瑞金路21号,梧桐树影里藏着座会呼吸的“城市魔方”。5栋红砖建筑围合成的瑞金里REPARK,白天是白领们的咖啡社交场,夜晚变身年轻人的微醺花园;清晨飘着鸡鸣汤包的香气,午后又飘出绿柳居素烧鹅的鲜香——这座由老服装厂改造的1.6万平方米社区综合体,正用“无边界”设计重新定义老城生活。
老厂房的新生
瑞金里REPARK的改造提升聚焦“小而精”定位,通过业态调整、街区风貌重塑、产业集聚以及公共空间改造等手段,实现空间重构与产业内核的深度融合。从老旧的南京友谊服装厂到烟火气与潮流并存的社区商业综合体,瑞金里REPARK的转型不仅提升了区域的商业价值,还为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。
瑞金里REPARK周边1.5公里内人口约29万人,分布有众多住宅小区、酒店和办公产业园区,区位优势十分明显。地铁交通便利、消费基础良好,临近大量的住宅小区,商业条件优渥。
瑞金里REPARK充分考虑周边环境、原有项目空间布局等实际情况,集聚购物餐饮、休闲娱乐、健身康养等业态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系统,实现老厂房“爆改”潮流社区商业。
特色餐饮方面,瑞金里REPARK不仅吸引了一众老字号进驻,还引入了Manner咖啡、小飞象面包公社等网红美食品牌,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需求。
特色消费方面,瑞金里REPARK招引便利零售、健身瑜伽、文化培训等品牌内容,提升项目生活服务品质化、主题化水平,引入健身、咖啡、奶茶、Brunch、轻食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业态,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吸引力和竞争力。
特色品牌方面,瑞金里REPARK充分利用内街广场、天台外摆、户外阳台等“新”空间和最大300平方米的灵动商铺,以打造7×24小时全场景活力空间为目标,持续招引主理人、个性小店、花店宠物等品牌,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。
与时代共振
瑞金里REPARK地处瑞金新村—明故宫苑生活圈核心区域,项目通过商业空间的创新,升级迭代本地生活方式,以“城市客厅”为题,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社区生活场景。
在建设生活体验新场景方面,瑞金里REPARK推出二层白色花园式阳台、屋顶花园,铺设红砖墙面,形成极具特色的外立面,现代工业复古感浓厚。修建以休闲生活为主题的中心广场,设置趣味性、艺术性强的景观亮化装置,进一步增强互动性和观赏性,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和享受的空间。
在焕活便民消费新场景方面,结合在地传统历史文化与居民高频生活需求,瑞金里REPARK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引领,推出社区食堂、便民早餐、连锁药店、生鲜零售等消费场景。沿街集聚的生活小店极具地方特色,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需要的同时,也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路过打卡体验。
在打造潮流科技新场景方面,瑞金里REPARK将“街区文化”融入“产业空间”,以人工智能主导产业方向,打造片区新型产业汇集地,同步引入酒店和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,通过内退空间、内街广场、绿化平台等营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,充分展现老城烟火与新潮都市的时代交融。
上班族路过小店带一杯咖啡,附近的居民排队买早餐、卤菜等,从酒店出来的外地游客顺手买一些南京特色美食……焕然一新的瑞金里REPARK不仅保留了老城东的生活气息,还注入了现代科技和生态理念,成为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需求的消费新空间,找到了与时代共振的新频率。
德基广场:艺术与科技赋能,重塑商业新地标
“我来南京之前在网上搜攻略,网友提到南京有一个必打卡景点——一间特别豪华的卫生间。”2024年,康女士和母亲在南京旅游时,专程去了一趟南京新晋旅游打卡“景点”——德基广场的豪华卫生间。从康女士展示给记者的照片可以看出,现场人山人海,再加上头顶镜面加持,更显其火爆程度。
在传统商场均面临客流量下滑、品牌老化等窘境的背景下,坐落于被誉为“中华第一商圈”南京新街口核心位置的德基广场独辟蹊径,以艺术、科技赋能商业,吸引消费者重新走入实体商场,让线下商业空间再度焕发生机。
品牌首秀背后的流量密码
在德基广场,购物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消费行为,而是一场全方位的感官盛宴,逛商场就像在看展。德基广场开创性地将艺术与商业深度融合,通过打造德基艺术博物馆、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等一系列文化IP,为消费者提供了超越传统购物体验的全新生活方式。
德基艺术博物馆不仅展示了珍贵的艺术品,还通过互动展览和文化活动,让艺术走进大众生活,让消费者在购物时仿佛置身艺术殿堂;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则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,将古老的文化遗产以全新的形式呈现,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“活”过来,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商业空间里碰撞出奇妙的火花。
时至今日,首店经济已成为引领潮流的新引擎,首店也已成为德基广场的创新驱动,构建起强大的品牌虹吸效应。2021年至今,德基广场已吸纳首店200余家,这些首店不仅为德基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,还在全年的销售业绩中贡献了极大的份额。从国际一线品牌到新兴潮流品牌,德基广场成为潮流的引领者,吸引了大量追求时尚和新鲜事物的消费者。
德基广场不断创新服务消费场景,提供“即买即退”跨境服务,推出“24小时”商业新模式,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。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,也进一步巩固了德基广场在高端商业领域的地位。
空间消费化的创新实践
今年5月,德基广场一期7楼“花园食光”开业,这一创新举措再次颠覆了传统的商业逻辑。德基广场将商业空间让渡给公共空间,让建筑本身成为首发内容,这种“空间消费化”策略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。
“花园食光”不仅是一个餐饮区域,更是一个公共空间。在这里,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还能欣赏到美丽的花园景观,层层叠叠皆是满目青翠的绿植。这种空间的创新利用既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,也增加了商业空间的附加值。
运营首日,公区6家全新入驻的餐饮首店同时开业,包括全国首店KR烤肉、江苏首店泰漾、南京首店周舍等。这些品牌形成了梯度品牌势能差,制造了吸引消费者持续打卡的动力。非遗火锅对阵韩式烤肉,本帮菜混搭新江南菜系,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来了独特的味觉体验。
“城市花园”和“精致首店”相辅相成,达到了1+1>2的效果。整个区域的商业活力得到了极大的迸发,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打卡。
展望未来,德基广场相关负责人表示,德基广场将继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,通过艺术、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,无论在新的文化IP打造方面,还是在新的服务模式推出方面,都将带来更多的惊喜,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购物体验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